<dd id="wiy8i"></dd>
  • <xmp id="wiy8i"><nav id="wiy8i"></nav>
    <xmp id="wiy8i"><nav id="wiy8i"></nav>
  • <xmp id="wiy8i">
    <dd id="wiy8i"></dd>
     欢迎访问江苏省瑞丰盐业公司官方网站!咨询电话: 0516-89208598 联系方式 | 手机版 
     
    经营管理 首页 >> 经营管理 >> 学习培训
     
    人物通讯写作初探
    作者:佚名 发布日期: 2014-07-18 15:23:00 来源: 阅读:14039次 【字体:


        人物通讯,顾名思义是写人的。是以写人的精神面貌、思想感情为内容,以宣扬人物的高贵品质为目的的。通过宣扬这样的先进人物,为世人树立榜样。
       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,人物通讯写作大致分为三种类型:第一种,传记式。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,篇幅较长,内容丰富。但在以报纸为媒介的传播形式中,此种类型的稿件刊发十分有限。第二种,特写式 。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,或某一侧面。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,但属于集中于一事、一个侧面的写法。此种稿件适应版面要求,更是企业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。第三种,群像式。其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,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,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。在我们刊发的人物稿件中,此类型的作品也有一定的比例。
        通讯作品通常比消息作品难写,人物通讯作品就更难写,难就难在把握尺度,难就难在挖掘人物的内心,难就难在把人物写生动。对企事业来说,职工所处的工作环境都相同,面对的问题都相似,要把人物写得独具一格,很不容易。今天我想换一种讲法,即从传统、非传统两种模式,不同的角度写人物通讯及其写作过程中共同反映出的四类问题,谈点看法,与大家探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一)传统人物通讯写作模式(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)
        一、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,跳出企事业写人物
        一些通讯员平时写人物通讯时,总是站在本车间、本部门、本单位的角度,去描述要写的人物,结果写出来的人物,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里,不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和共鸣。
        写作对象可以是自己企事业员工,但作品的目标读者并不完全是自己企事业职工(行业甚至社会)。因此写人物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写的人物能不能引起目标读者的兴趣,这就要求作者跳出所在的单位,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来思考。
        怎样跳出本单位,站在目标读者的角度去写人物?
        一要拓宽视野,了解目标读者的需要。典型宣传的目的是为了用典型的事迹来推动工作,因此写好人物通讯,首先要了解目标读者需要什么样的典型(一个时期需要培植一个时期的典型),只有把握好目标读者的需要,才能定准自己的写作目标,比如,建国以来先后树立起的各类典型:王进喜(百废待新)、焦裕禄(60年代困难时期,领导干部楷模)等,要给《中国石化报》写人物通讯,首先要了解当前中国石化需要什么样的典型,根据这个大局选取写作对象。
        二要跳出圈外,由外向内看写作对象。经常听到编辑说有些通讯员写的人物通讯立意不高,写出来的作品显得小家子气,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作者总是把自己圈在小集体里,站在圈内写圈内人。如果跳出小圈子,站在更高层次,这个人物就可能成为整个行业的典型。

    [1] [2] [3] [4] [5] [6] [7] [8] [9]  下一页


        
    上一篇:瑞丰公司包装分厂用对标管理改进… 下一篇:瑞丰公司派员参加江苏省中小企业…
    加入收藏 | 设为首页 公司简介 | 产品展示 | 人才招聘 | 客户留言 | 联系我们English
    Copyright(C)2010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瑞丰盐业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:苏ICP备05043045号-1 RFYY.COM

      销售电话:0516-89208598  传真:0516-89208598  邮编:221700 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北苑路27号 苏公网安备 32032102000035号
    2元彩票网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